写作文一整天憋不出几个字
阅读理解总也答不到点子上
孩子们如何才能自在阅读、自如表达?
今天(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三场阅读教研活动分别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和上海市莘庄中学举行,中小学师生一起探究阅读之美、破解读写的奥秘。
怡红院为什么布置得像迷宫?
元妃省亲本来是个喜事,为什么安排在寒冷的半夜进行?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相处那么好,为什么贾宝玉最后还是会娶薛宝钗?(高鹗续本)
在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的指导下,莘庄中学高一年级2班的学生一起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展开讨论。4组学生分别从林黛玉、薛宝钗的比较,宝黛爱情线索,元妃省亲看人伦等级,不同人眼中的怡红院等角度展示了前期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的成果,同学也就他们展示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认真听了学生的讨论,省亲安排在半夜是为了暗示凄冷的结局?贾宝玉娶薛宝钗是因为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他建议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学会大题小作,从一个具体角度切入,“在阅读《红楼梦》时不能把自己的联想代替作者写作意图,不要急着贴标签。”他还给学生做了“以重读致敬经典:伟大的《红楼梦》”的微讲座。
《红楼梦》《乡土中国》两本书,是高中“双新”实施后高一年级的必读书目,莘庄中学采用“拼图式”的模式,通过三次分组合作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每次合作中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一个共同任务的不同方面,把各自的“拼图”完成后,整合完成阅读任务。通过阅读厚植人文情怀、构建精品人文课程。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邹一斌说,之所以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重要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阅读,收获的不仅是即时性知识,更是日后整体性思维,以及审美阅读素养的提升。”
父母给即将集体过14岁生日的孩子写一封信,是最近大部分初二年级学生家长的一项“作业”,如果让初二年级的学生,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家书,他们会写什么?
《傅雷家书》是统编《语文》八年级下的推荐阅读书目,如何带领八年级的学生读懂《傅雷家书》呢?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融合课程语文学科组长、徐汇区骨干教师许佳家指导学生对书中的信件从爱子之情、教子之道、文学眼光、艺术认知、家国情怀等角度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发现傅雷对儿子的关心,他的教导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佳家又带着学生精读了几封家书,并与朱梅馥(傅雷的妻子)给儿子的信进行比较,再读楼适夷的代序,从多个角度认识傅雷在家书中的父亲形象,启发学生联系自身进行思考,如何看待这样的父亲和这样的父子关系?
而这堂课的作业就是给父亲写一封家书:“父亲,我想对你说……”
相信上完这节课,学生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父亲说,不用憋一整天,很快就能完成这个特别的作业。
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黄继光、毛岸英这些年轻的抗美援朝英雄为什么毅然投身战场、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如何让学弟学妹们有兴趣学习抗美援朝精神?
在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展示了学校与弘衍阅读共创的“中国精神”项目式红色阅读课程。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语文教研组组长顾炜老师紧扣“阅读”主题,从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出发,上升到更大层面对于抗美援朝精神的阅读——读书、读图、读人,结合书籍、电影与时政,让学生以多元的形式认识抗美援朝精神。
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年级阅读课程《妈妈要去打怪兽》
听完课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勤健说:“阅读伴随人的一生,人的知识面广度、思想深度与阅读紧密相关,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孩子阅读和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黄浦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胡宏、黄浦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金羿,上海德育特级教师戴耀红、黄浦区教育局教研员李燕华老师,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副校长邓卫红,弘衍信息科技公司总裁张雁和来自黄浦区的数十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